塑胶产品进胶末端烧焦是什么原因,如何调整 成型参数
塑胶产品进胶末端烧焦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:
### 一、注塑速度过快
- **原因分析**
- 当注塑速度太快时,塑胶熔体在短时间内大量涌入模具型腔。在进胶末端,由于熔体的快速堆积和摩擦,会产生大量的剪切热。这些热量来不及散发,就会导致塑胶局部温度过高,从而出现烧焦现象。
- **成型参数调整方法**
- 适当降低注塑速度。例如,如果原来的注塑速度是100mm/s,可以逐步降低到80mm/s、60mm/s等,同时观察产品进胶末端的烧焦情况是否改善。在调整速度时,要注意兼顾产品的其他成型质量,如是否出现短射、熔接痕等问题。
### 二、注射压力过高
- **原因分析**
- 过高的注射压力会使塑胶熔体在模具内的流动阻力增大。在进胶末端,这种高压力下的流动会导致熔体之间、熔体与模具壁之间的摩擦力剧增,产生过多的热量。而且,高压也会使塑胶更加紧密地聚集在一起,热量散发困难,进而引发烧焦。
- **成型参数调整方法**
- 降低注射压力。根据实际情况,每次降低5 - 10MPa的压力,观察产品质量。同时,需要考虑产品的结构和尺寸,如果产品较大或结构复杂,降低压力后可能会出现填充不足的情况,此时需要综合其他参数进行调整,如适当提高熔体温度来改善流动性。
### 三、熔体温度过高
- **原因分析**
- 较高的熔体温度本身就使塑胶处于一种容易分解的状态。当熔体流动到进胶末端时,由于各种摩擦产生的热量叠加,很容易超过塑胶的分解温度,导致烧焦。另外,高温熔体的流动性好,在注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摩擦热。
- **成型参数调整方法**
- 降低熔体温度。一般每次降低5 - 10℃。不同的塑胶材料有不同的加工温度范围,调整时要确保温度仍然在材料允许的成型温度区间内。例如,对于常见的ABS塑胶,其加工温度范围大约在200 - 240℃,如果原来的熔体温度是230℃,可以先降低到220℃,观察烧焦情况。
### 四、模具排气不良
- **原因分析**
- 在注塑过程中,塑胶熔体进入模具型腔时会将空气挤出。如果模具的排气系统设计不合理或者排气孔被堵塞,空气无法顺利排出,就会被压缩在进胶末端。被压缩的空气在高压下温度升高,与高温的塑胶熔体接触,会导致塑胶局部过热烧焦。
- **成型参数调整方法**
- 改善模具排气。可以在烧焦位置附近的模具表面开设排气槽,槽深一般在0.02 - 0.05mm左右。如果是小型模具,也可以通过在模具分型面上增加透气钢来改善排气效果。同时,在注塑参数方面,可以适当降低注射速度和压力,给空气更多的排出时间,减少因排气不良导致的烧焦。
### 五、螺杆转速过快
- **原因分析**
- 在塑化过程中,螺杆转速过快会使塑胶在料筒内受到较强的剪切作用,产生过多的剪切热。这些热量会使塑胶温度升高,当熔体进入模具后,在进胶末端就更容易出现烧焦现象。
- **成型参数调整方法**
- 降低螺杆转速。例如,原来螺杆转速为150r/min,可以逐步降低到120r/min、100r/min等。同时,要注意调整螺杆转速可能会影响塑胶的塑化质量,需要观察产品的外观和性能是否满足要求。
上一篇
注塑模试模前的准备工作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